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观点观察丨民乐和西洋乐 谁才是发展主流

0
 

这民乐的发展速度能超越还是不能超越,咱不能光听一家之言。虽然说毕业很久了,但是大学辩论的功夫还没丢下。这不,我们编辑部又分出了正方、反方,就这个话题再一次的来了那么一回小小的辩论。

还挺激烈的。

 

    相关观点

    拓展阅读

原文 >>
 

正方观点:民乐超越西洋乐有日可期!

 

 

反方观点:想超越?没那么简单!

 

正方:民乐的市场折射的是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所以民乐能不能持平西洋乐或者超越,就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谁会在以后的交锋中占据上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句话早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共识,虽然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中国早已经开始了全面西化的一个过程,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来判断一些传统文化是不是有长久的生命力,民乐中的某一些大项肯定是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比如古筝、笛子、葫芦丝、二胡等,一些小项目也同样会占据一定的地位,他们曾经在中国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后也同样会如此。对于以后民乐古筝能不能和西洋乐平分秋色甚至超越西洋乐,我认为是存在这种可能的,原因当然不只是因为盲目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多的是一些基于事实的判断。

 

 

反方这民乐才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啊,就开始想着要超越西洋乐的量了,是忽略了西洋乐器目前在市场的影响力呢,还是对于自己的发展前景太过于看好了啊?我们不否认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是也不要忘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相比于民乐的低调发展,西洋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大规模的关注和追捧,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即便是在中国,也有近百年的辉煌。这么长期的时间积累,其群众基础可是十分的强大。反观民族乐器,虽然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可是乐器的普及做的可是非常的差。没有了群众基础,在好的东西也很难传播开来。

 

 

正方:民乐是植根在民族文化内部的基因,是不能抹去的。因为我们在接触和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碰到民族乐器,除非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给全部移除,否则的话民众对于民乐的认识是断绝不了的,不论是历史,还是教科书,都会有民乐的痕迹,总会有人碰到这个,然后对此产生兴趣,这是民族乐器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反方对于古筝近几年在乐器市场取得的成就,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的确是发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最直接的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琴行开始将古筝培训作为自己的主营方向,而且市场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古筝专项琴行,发展的有声有色。但是以钢琴和吉他为首的西洋乐器这几年也没闲着不是?先说钢琴,虽然说2013年的市场不是很景气,上半年还出现了十年一遇的下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钢琴这件乐器从此就在国内的乐器市场里面一蹶不振吧?

 

 

正方:“国学热”不是一个新词,跟这些年的大力倡导也有关。民乐作为国学的一个方向,会随着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潮慢慢的提升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现在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民乐会有一点“酸腐”的气息,不过这些年来改变已经很大了,从古筝变成乐器市场三大件之一就可以看出来,而这种认可一定会越来越广,这也是有国家可以借鉴的,比如日本街头就可以随时见到穿着和服和传统服装的男女青年。

 

 

反方: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钢琴这件乐器之王在国内的乐器市场里面怎么说也称霸了几十年了,只是通过这一次的挫折就说它从此失去市场一哥的地位,有点牵强了不是。再者说了,除了钢琴之外,西洋乐器里面还有吉他这个代表性产品。而且说到年销量的问题,搞不好吉他的数字要远远高于钢琴。毕竟从上世界80年开始刮起的浪潮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将近30年的积累,这个影响力可真不是一般乐器种类能够比拟的。

 

 

正方:我们国家的民乐种类繁多,很多会和文化保护挂钩。也就是说一些民族乐器哪怕再小众,他都会被强制性的保留下来,这就会让民乐这个团队变得更加强大,而我们不会对于西洋乐有任何的保护,他的推广完全是市场化的,所以有一些长期弱势的乐器就会被人民摒弃,或者只会存在于学院之中,走不到普罗大众,这是西洋乐的劣势。

 

 

反方:民乐有文化保护,西洋乐同样属于文化,同样也不会被文化所割舍。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即便古筝可以做到每年10%的速度增长,也假设钢琴的销量的确开始出现饱和现象,但是西洋乐这个大类里面的吉他可是真的很难超越的。而当吉他和钢琴这两个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西洋乐器相结合的时候,只是最近五年才开始升温的民乐要想实现赶超,这个难度可是不小呢。

 

 

正方:很多时候事物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趋向于平衡的,虽然会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最终会趋向一个正确的范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这样。我们曾经也有对于传统文化敬若神明的时期,也有时候对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的时期,比如鲁迅还说过汉字不除,中国必亡,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摒弃也很强烈,但是现在呢?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到汉字和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价值观的正确影响,并且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我们的主要文化背景。

 

 

反方:说到文化背景,在教科书中,我们学到的关于西洋乐方面的知识也不见得真比民乐的少。而且像音乐家,我们可以说出国外的有很多,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等。但是民乐呢?除了高山流水、二泉映月之类,我们还能记住多少?

 

正方:对于民乐,我们会有一段时间因为崇洋媚外的影响和对西式生活的追求而推崇西洋乐器,但是这阵风总有一天会过去,我们总有一天会意识到民乐对于我们的价值,并且将对民乐价值的判断传播给下一代。当然,并不是说西洋乐最终会被民乐杀到丢盔弃甲,而是说民乐未来和西洋乐平分秋色是非常可能的,只不过这个时间肯定会比较长,要长到我们国家可以对国外进行价值观输出的时候才是民乐真正的抬头之日。

 

 

反方:如你所说,民乐的发展的确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里面要总结的原因很多。即便是现在有所谓的“国学热”的发展,但是在乐器方面,毕竟民乐的发展里面除了古筝现在能够在市场中具有一席之地以外,其他的乐器种类还真就很难找出一个可以相提并论的。笛子和葫芦丝虽然现在很多琴行也开始有这个培训,只不过就学员数量而言,能做成气候的,还是太少了。所以民乐要想真的来那么一次跨越式的大发展,均衡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海豚服务
关注微信 与客服沟通
提醒:登录,按照初始用户引导完成设置!
推荐使用:火狐浏览器
  • 联系方式
  • 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 官方Q Q:1022716097
  • 官方微信:shhaitun168
  • 合作伙伴
  • 联系客服免费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