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观点观察丨比爸爸去哪儿更重要的是学生去哪儿

0

碰到过很多类似的中小琴行都会有相同的问题:学生当然可以招的到,虽然不多,但是招到学生之后学生的黏性根本就不强,过了一年半载左右要么就到其他的琴行去了,要么就是家长觉得孩子学乐器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干脆就不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太短,琴行就没有稳定收益,这样口碑怎么起得来?

 

  您的琴行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

 

  孩子的学习需要表现的通道

  很多时候这样的学生流失跟琴行的人员流失其实是一个道理:员工在你这工作看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没有未来和希望,他们当然要走,学生在你这学习,学琴的境界是没有止境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琴以后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学琴学好之后可以做什么,自然按捺不住,肯定也会选择离开。

 

  所以,琴行在教学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的是:学生学有所成,到达某一个阶段之后,应该要给予学生一个表现的出口与管道,说白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需要老师口头的鼓励,更是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空间。老师天天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听课认真,但是没有其他的表示来强化这样的意识,学生学习起来怎么会有动力呢?文化课程有一个升学的硬指标来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市场化的琴行培训课没有硬指标。

 

  所以,琴行首先应该做的是,找到学生在哪儿(怎么招生),然后再解决学生去哪儿的问题(做好平台以及口碑)。

 

  这也是很多中小型琴行的短板,由于规模的限制,他们没有办法给琴行的学生提供一个管道,比如说我办一个晚会,你们学得好的上去表演吧,我组织一个活动,想要去的学生可以报名。当然更多的琴行其实完全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这样的琴行经营者心理想的是。既然我没有什么规模,大一点的活动我也搞不了,那么我就这么弄着吧,只要我能够有个十来二十几个学生,就能勉勉强强的让自己吃喝不愁,至于怎么招更多的学生,怎么让自己的学生变得更好,只要我认真教,难道还不能出成果?

 

  事实上,教育这种事情的确不是光凭心意就可以了,要是只要用心就能教好学生,那么就不会有为了学生焦头烂额的班主任了。

 

  借力

  “我们琴行的确没有那么多大的实力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所以我一般都是利用的其他的比赛活动来补充我自己的不足。”馨歌琴行的翁老师在自己的琴行规模还不大的时候就不辞辛苦的亲自带队领着自己的学生参加各种品牌举办的比赛,这在他看来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也让琴行能够积累起各种各样的荣誉。“每一个获奖的学生以后对于琴行的宣传有帮助,并且多参加活动孩子的水平才会越来越高,我现在最好的学生是哪一个?就是我参加比赛参加的最多的侄子。”翁老师说,这也是馨歌琴行能够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琴行新人,馨歌琴行短短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区培训班到现在学生两百多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对于学生的表现的出口,借助于外力是其中一个方式,另外就是可以由琴行自己简单的组织。并不需要太过庞大的厅堂,一般能够容纳自己十几二十个学生家长的房间都可以,或者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在某一个空旷的小区空地上,或者广场的上简单得搭建一个舞台就是很好的场地,而学生的实战演练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我们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试错的舞台。”蓝谣琴行的庄老师说,如果一个学生不真正的面对众人演奏出自己学习的曲子,那么他的进步就会很慢,甚至于几乎停滞,这样,家长对你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满意的。

 

  每一个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琴行都需要有这么一个理念:我的学生需要表现的空间,要是没有,我的琴行就经营不好。然后经营者应该去寻找各式各样的机会和平台,比如一些有资质和实力的比赛,一些自己可以凑上去的活动和演出。当然会费事,如果不费事的话,那么生意就太好做了。
 

海豚服务
关注微信 与客服沟通
提醒:登录,按照初始用户引导完成设置!
推荐使用:火狐浏览器
  • 联系方式
  • 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 官方Q Q:1022716097
  • 官方微信:shhaitun168
  • 合作伙伴
  • 联系客服免费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