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观点观察丨论钢琴表演中对作品结构 音色和情感

0

钢琴表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当演奏者处理以表演为目的音乐作品时,必然会面临众多的难题与考验。本文基于笔者在国外多场大型公开音乐会的表演经验,从表现作品的结构,音色和情感三个方面谈谈钢琴表演中面临的或者容易被演奏者忽视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

  一、作品的结构表现

  结构是艺术作品的骨架,支撑着它的整个血肉之躯。试问有哪位画家作画不是先确定画面的整体结构,再完善细部的?!遗憾的是,不少钢琴表演者尽管能把作品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却唯独忽视了作品整体结构的表现。结果展现在听众面前的作品就如一幅结构失调的画,纵然有流畅的线条和完美的色彩也只会让欣赏者逻辑混乱。

  克里斯多夫教授和笔者说过:“失败的表演就是你弹奏了十分钟,却让听众觉得似乎过了两个小时;成功的表演就是你弹奏了两个小时,听众觉得只过了十分钟。"它提出了一个值得每一位表演者思考的问题:如何设法缩短听众欣赏音乐的心理时间。大家可以做这么一个试验:重复听三遍同一位演奏家演奏的同一首作品。第一遍让自己的注意力跟着每个音符走,第二遍听时想的是每个乐句,最后一遍却以听乐段为目标。结果会很明显,第一遍感觉时间最长,第二遍相对短一点,而最后一遍必然是最短的。可见,把乐段(也就是作品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可以有效地缩短他们的欣赏心理时间。

  当然,前提是表演者自己应该清楚了解作品的结构。这要求有一定曲式,调性,和声分析的知识,在此不再详述。而真正的难题是:结构是空间的概念,音乐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矛盾的两者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演奏作品的同时把它的内在结构表现出来呢?俄罗斯钢琴家鲍里斯伯曼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空间想象法。把音乐作品想象成一个具有清晰内部结构的大型建筑物。(伯曼提议以哥特式大教堂为想象目标。考虑到教堂在我国不多见,笔者建议以礼堂,寺庙大堂或者音乐厅等较大型的建筑物代替)在演奏它的时候,想象自己走进了这个建筑。这时要求演奏者把注意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演奏作品上,好比自己是参观者在大堂(厅)内有序地环绕一周。同时把另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审视作品结构上,好比自己是摄像者(选择一个可以拍摄到整个大堂的立足点),透过摄像机镜头我们不仅看到处与某个位置的正在参观的自己,也同时看到大堂(厅)内的整个景象。①举个具体例子,在弹奏一部结构为ABACADAE的回旋曲式作品时,演奏者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寺庙大堂。四个主旋律段(A)是大堂内的四根柱子,BCDE四段则是四面具有不同装饰设计的内墙。演奏时,一方面演奏者时刻清楚自己参观到哪个位置;另一方面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对整个大堂的印象都应该一直在脑海之中。

  二、作品的音色表现 声音是钢琴表演者与听众交流的最直接方式。美的音色是感染听众的必要条件,也是每一位表演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首先,笔者要提出一个影响演奏者的音色表现却很少被提及的客观条件:就是我们平时用于练习的钢琴。正如舞蹈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身段,歌唱者要呵护自己的嗓子一样。钢琴是演奏者表演的工具,它对音色表现的影响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钢琴家柯岗说过:“出色的钢琴家固然是可以在任何钢琴上表演的,但他必须用最好的钢琴来练习。"②的确,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钢琴音质的好坏很有可能直接影响演奏者对音色的鉴赏能力乃至控制能力。

  除了客观条件,演奏者应该怎样发挥主观条件创造出美的声音呢?如何去弹奏不同层次的音色呢?

  (一)分辨音色好坏以及其细微差别的耳朵是前提条件。

  从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看,一些演奏者明显缺乏对音色好坏的判断能力。何为美的音色在他们的脑子里尚且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个时候就对他们讲解创造美好音色的技巧又能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应该训练演奏者的两种“耳朵’’。一种是“主观耳’’,就是脑子里对美好音色的清晰概念;另一种是“客观耳",就是演奏者听到的自己弹奏出来的真实声音。“主观耳’’贵在完美性。建议多听著名钢琴家的演奏去完善我们的“主观耳’’。除了多听,还必须多想象。刻意地让自己回想美妙的音乐,加深脑子里对美好音色的印象。“客观耳"贵在灵敏性。仔细倾听自己奏出的音色,对比与“主观耳’’中音色的差别,及时调整两者差距。(不一定能做到与“主观耳"的音色完全一致,但可以设法更接近它)表演的时候,两只“耳朵’’必须同时运作。用诸如声音“太咋了",“太虚了’’,“可以再亮一点"等去提醒自己把音色弹奏得更完美。

  以下是影响音色的五个主要技巧:(五个技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演奏者要训练的不仅是它们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而是结合运用的能力。)

  A)身体部件(手指,手掌,前臂,大臂,全身)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只运用手指;运用整只手;运用整只手和前臂;运用整只手,前臂和大臂;运用整只手,前臂,大臂和全身。要获得越丰满洪亮的音色,需要使用的身体部件就越多。但并不代表使用的身体部件越多,音色就一定越洪亮。我们甚至可以用上整个手臂弹奏出轻柔的音色。这主要和以下谈到的触键的运力方式有关。

  B)触键的运力方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运力方式:“收’’和“放’’。霍夫曼提出一种感受“收’’力的方法:想象隔着一只熟透的草莓触键,你既要把琴键弹到底又不能让草莓有丝毫损伤。③可见,“收’’力的方式是通过慢而优雅的触键把力量收拢回体内。这种方法奏出的音色是柔美如歌的。而“放"力的方式却正好相反。它要求快速的触键并把力量在瞬间释放出去。这种方法适合演奏果断干脆的音色。

  C)触键速度。以上对运力方式的论述已经涉及到触键速度的问题。可见,两者是相互制约而影响音色的。

  D)触键深度。触键的深度不是度量出来的,而是演奏者自我感觉出来的。因此,这项技巧需要演奏者具有敏锐的指尖感觉。相当多的演奏者容易犯的错误是弱奏时触键太浅。其实,弹奏弱乐句时更加需要足够深的触键来保证声音的穿透力。笔者在练习贝多芬奏鸣曲作品2之3柔板乐章里的弱乐句时(Ex.1),克里斯多夫教授提供了一个训练方法:首先用mf的力度弹奏这个乐句,这时较容易体会到深而实在的触键手感。仔细感觉并记住这个深度。再回到谱子上要求的p力度却保持mf弹奏时的触键深度。这个练习方法十分有效,可以把它运用到练习其他的弱奏乐句中。

  

 

  Ex.1: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二之三,第二乐章,第37至39小节。 E)手指与琴键接触面积。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积是由手指的站立程度决定的。指尖与琴键接触面积越小,奏出的音色越细腻精致;反之,两者接触面积越大,奏出的音色则越浑厚,声音的颗粒感越弱。

  (二)所谓“美”的音色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与演奏拉赫玛尼诺夫作品来说是“美”的音色就不一定适合用于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所以说,没有绝对“美”的音色。只有最适合表现某种音乐风格,某部作品乃至某个乐章的音色。例如在弹奏一个莫扎特的歌唱性mf乐段时,为了充分表现它优雅精致的音色,最合适的方法是只运用手指(可适当加一点手和前臂),利用快速触键和尽量小的手指与琴键接触面积去弹奏。相比之下,拉赫玛尼诺夫的mf乐段则需要配合大臂运动,相对慢的触键速度与稍大的触键面积,才能创造出更符合作品风格的丰满厚实的音色。

  三、作品的情感表现

  钢琴表演需要表现的不仅是作品的音乐内容,还有情感内容。正如演员在演绎剧情故事的同时也不时地流露人物的情感。演员揣摩角色性格和人物情感的根据是剧本,而乐谱就是钢琴表演者的剧本。分析研究乐谱是演奏者把握作品情感的最可靠方式。每首作品就像一幅记录着作曲家情感起伏的心理波动图。所有在谱子上看得见的细节,例如旋律走向,和声进行,伴奏音型,力度标记,演奏法标记等等都是作曲家向我们表露内心情感的语言。然而,音乐语言毕竟不能像文字描写那么直接具体。演奏者通过这些信息与作曲家交流的同时,应该仔细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他想说什么呢?”“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下促使他使用这样的音乐语言呢?”等等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情感的表现贵在“恰到好处”。好比演员应表现人物情感的需要去笑或者去哭。一位专业的演员除了要感情“入戏”外,也务必懂得提醒自己:镜头前那个笑的(或哭的)人不是我自己,而是剧本中的角色。钢琴表演者也应该如此,表现作品的情感不能少,也不能过火,以最符合作曲家笔下的音乐性格为宜。有经验的表演者在演奏时,会经常用“情绪太激动了”“太平淡,再加一点感情”“感情不到位”等等提醒自己更接近作品中的音乐情感。

  那么,是不是表演者就完全没有空间去表现创造力与自我情感了呢?恰恰相反!柯岗说的好:“如果说乐谱是睡美人,演奏家便是唤醒她的王子。”④可见演奏者在钢琴表演中的重④格里高利柯岗,《论文选》,第245页。要价值。钢琴表演虽然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表演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会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作品情感的判断与表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年轻演奏者的演奏虽然具有驾轻就熟的技巧,却缺乏打动听众的深刻情感。的确,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演奏者表现作品情感的最大障碍。我们知道,不少的音乐作品其实都是作曲家面临人生的转折点,或者经历矛盾挣扎的真实内心写照。诚然,任何人都无法真实地处于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和心态。这就是为什么施纳贝尔说:“音乐永远比它演奏出来的要好。”⑤人生经历毕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去丰富自己的阅历。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钢琴表演者,苦练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看更多反映积极思想的书籍,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去了解百味的人生,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

  除此以外,情感也是可以“训练”的。在处理作品的情感时,笔者是这样训练自己的:1)确定作品(或者乐段)表达的不同情感情绪。(用前面所说的分析乐谱的方法结合对音乐的直觉感受),2)假设要弹奏的是一段悲痛(当然,也可能是愉快,轻松,讽刺等)的音乐,试想生活中经历的最让自己悲痛的一件事。(比如参加过的一个葬礼),3)从回想中提取悲痛的感觉,放下“情景回忆”,留下“情感回忆”,4)弹奏那段悲痛的音乐,尝试用音乐向外界诉说步骤3里的感觉。

  钢琴表演向演奏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他(她)必须同时具备出色的逻辑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灵活运用复杂技巧的能力,平衡情感与理智的能力。当演奏者能控制这一切的时候,他(她)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尽情享受表演的过程!

海豚服务
关注微信 与客服沟通
提醒:登录,按照初始用户引导完成设置!
推荐使用:火狐浏览器
  • 联系方式
  • 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 官方Q Q:1022716097
  • 官方微信:shhaitun168
  • 合作伙伴
  • 联系客服免费演示